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的技术关键在于合成适当的端异氰酸根基团的主剂,必需达到以下的要求:
1.达到要求的粘接强度;
2.具有良好的涂布性能;
3.粘度较低,以保证良好的工艺使用性能。
在合成的工艺路线选择方面,首先使用二元醇与二元酸合成聚酯,通过二元醇、二元酸的化学机构的选择和用量的配比,达到对聚酯分子量的调整,以满足端异氰酸根预聚体的要求,再与不同分子量、官能团的聚醚及异氰酸酯进行反应,合成端异氰酸根预聚体。
端异氰酸根预聚体是聚酯二元醇与MDI的齐聚物和聚醚二元醇与MDI的齐聚物的混合体;端羟基预聚体是聚酯二元醇与聚醚多元醇的混合体,羟基对异氰酯基团的比例应在1:1.6(摩尔比)左右。
在聚酯的选择方面,聚酯的分子结构对聚氨酯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为了得到具有高强度和一定柔韧性的胶膜,聚酯中各种成分要有适当的搭配。其中,脂肪族二元酸例如己二酸和癸二酸,其分子中的线性、碳氢链增加了聚酯的柔性链段,因而也就增加了聚氨酯最终产物的柔韧性并降低了凝固点。链中引入芳香环能增加刚性和抗氧化的能力,并由于空间阻碍使水解试剂难以接近酯键,从而提高了抗水解的性能。适用的芳香族二酸有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或酸酐。
简单的二醇,例如乙二醇,1,3-丙二醇或1,4-丁二醇,能形成有优良柔性的线性聚酯链并具有强的结晶倾向,由短链二醇形成的聚酯具有高的一COO一键密度,因此具有较强的分子间吸引力。这一点可以解释其强的结晶倾向性,同时也是它们抗极性溶剂性差以及与碳氢化合物相溶性差的原因。而支链化的二醇,如1,2-丙二醇由于侧链的存在而妨碍了分子间的缔和,同时对酯键起了空间保 护作用,因而改善了抗热、抗氧化、抗水解的性能,并具有较弱的结晶倾向和较好的耐溶剂性。
在双组份无溶剂型粘合剂中,单独使用聚酯远远不能满足所要求的全部性能,需要选用聚醚进行调整。首先,聚醚型聚氨酯柔韧性好,能降低产品的粘度。第二,由于聚醚与聚酯相比,其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可以调节产品的内聚强度,提高产品的粘接性能。第三,聚醚弹性体的耐水解性远远优于聚酯型弹性体,这一点反映了醚基具有超过酯基的优异水解稳定性。第四,使用聚醚可以降低成本。
在聚醚的选择方面,适用的聚醚有环氧丙烷聚醚、环氧丙烷一环氧乙烷共聚聚醚,可通过改变所用聚醚的分子量来调整产品粘度及粘接强度。在保持聚酯分子量不变的惰况下,改变聚醚分子量,产品的粘度随聚醚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聚醚分子量越小,分子链越短,则聚合物中氨酯键密度越大,分子间引力越大,产品的粘度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