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体的选择与配比的确认
核壳乳液的优势在于其核层和壳层的玻璃化温度不同, 其差别达到一定程度即可较好地避免乳液过早破坏,从而解 决涂料印花工艺中的堵网、粘辊问题,因此控制聚合物的玻璃 化温度是合成粘合剂的关键。经过计算得出核层的理论玻璃化温度为:-43·1℃;壳层的理论玻璃化温度为:44·0℃。
2、固含量和产率
本实验为更好地体现交联单体的作用,采用HEA和HP 两种单体,改变各单体的用量,分别在各粘合剂的壳层反应阶段加入,得到一系列粘合剂,比较不同交联单体种类及用量对 粘合剂乳液固含量及产率的影响。加入交联单体的乳液粘合剂的固含量和产率都比较高,说明所选择的新型交联单体共聚性能 较好,对聚合反应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3、 乳液稳定性能表征
在实际生产中,粘合剂一般都会存放较长时间,因此粘合剂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样才能符合实际生产的需要。本 实验通过测试乳液黏度、粒径、离心稳定性进行表征。
(1)乳液黏度
联单体HEA的用量从2·5%增加到 7·5%,其乳液粘合剂的黏度变化不大。而采用HPA时,粘合 剂乳液黏度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当HPA用量低于5·0%时, 其乳液粘合剂的黏度较小,而其用量增至7·5%时,其乳液黏合剂的黏度大幅增加。其原因可能在于HPA的反应活性比 HEA高,当HPA加入量达到一定值以上,壳层单体聚合反应 过程中可能发生分子间交联,增加了乳胶粒子相互间的作用强度,因此使乳液粘合剂的黏度明显增加。 不同种类的商品粘合剂,其黏度差别较大,但应用效果相近。说明在保证乳液 稳定性能的前提下,乳液黏度对粘合剂最终使用性能可能没有明显影响。
(2)乳液粒径
在壳层单体中加入同一种交联单体,随着其用量的不断增加,其乳液粘合剂的粒径及其分布均逐渐增大。可能是由于交联单体中交联基团的活性比较高,与硬单体同时加入的交联单体部分发生反应,使乳液粒子之间先形 成了交联,故当交联剂的用量增大时,粒径逐渐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