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测试是模拟液态熔融的胶体从涂胶到冷却的整个过程。
弹性模量低于1000 Pa时是加热熔融的液态,此时能润湿粘接基材但是没有强度。涂完胶后胶体开始冷却模量开始升高,但是在1千-5万 Pa这个区间,胶体仍然以液态的特性为主,故能润湿粘接但强度很低不足以固定住基材,初始强度还没有形成。
胶体继续冷却,当模量到达5万-50万 Pa这个关键的区间时,胶体以半固半液的特性为主,此时既有一定的润湿粘接能力又有一定的固定基材的能力,初始强度形成了。弹性模量在5万-50万 Pa的区域在学术上称为达氏压敏带 (Dahlquist criterion),胶体在此范围内表现出的既能润湿粘接又能固定基材的特性就是典型的压敏性。
胶体进一步冷却后,模量大于50万 Pa,此时以固态的特性为主,不能再润湿粘接但是具有很好的强度。完全冷却并固化的胶体的模量最终通常可达到1E+7至1E+8 Pa。
PUR热熔胶的粘性不佳,通常的原因有两个:假粘或者初始强度差。
假粘的原因是胶在达氏压敏带中停留时间太短,对基材润湿粘接不够。基于结晶聚酯的PUR热熔胶,用于粘接时易形成对致密基材的假粘,如图中的a胶。
初始强度差的原因是模量上升太慢,移除夹具时仍未能进入达氏压敏带。基于聚醚或者液体聚酯的PUR热熔胶,用于有应力的粘接或复合时,移除夹具时初始强度没有形成,易发生弹开脱胶,如图中的b胶。
完美的流变曲线应该是图中c。不仅移除夹具时已经进入达氏压敏带具有初始强度,而且在达氏压敏带中停留的时候足够长,对基材进行充分润湿粘接。总之,既具有长的开放时间,又具有大的初始强度。
常规的配方思路有将聚醚、液态聚酯和结晶聚酯混合,加入丙烯酸、TPU等热塑性聚合物,加入增粘树脂或醇醋等。但是,按照常规的配方很难达到完美曲线,需要采用特殊结构的聚酯或预聚物,例如基于富马酸的聚酯。
本站所有信息与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站中部分新闻、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会员供稿,如读者对作品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转载本站的内容,请务必注明"来源:林中祥胶粘剂技术信息网(www.adhesive-lin.com)".
©2015 南京爱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01337 | 技术支持:建站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