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黏土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余 郁,韩 玲,王 磊,高迎弟,王耀西,罗晓明,李晓静,徐 靓
(万华节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0)
来源:理论与研究
2023年第12期
文章通过预聚体法制备纳米黏土掺杂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对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耐磨性能、热学性能、形状记忆性能进行测试,探究不同纳米黏土掺量对聚氨酯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纳米黏土显著改善了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耐磨性能,促进了聚氨酯复合材料中氢键相互作用,提升了聚氨酯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当纳米黏土掺量为5%时,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达到最高,分别为 44.6 MPa 和 678.85%;磨损量达到最低,为 51.22 mg;T5%,T10% 分别为 295.2 ℃、325.4 ℃。相比纯聚氨酯,纳米黏土-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
纳米黏土;聚氨酯;拉伸性能;磨损性能;耐热性能;形状记忆
1.1 主要原料
纳米黏土,Cloisite 30B,美国南方黏土公司;亲水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基膦酸二甲酯、三乙醇胺,纯度≥99.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拉伸试验机,zwickiLine,德国 ZwickRoell 有限公司;摩擦磨损测试仪,UMT TriboLab,美国 BRUKER 有限公司;同步热分析仪(TG),TA SDT-Q600,美国TA仪器公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器(FTIR),Thermo Nicolet Nexus,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
1.3 样品制备
参照Rahnama等[13] 方法,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黏土(0、1%、3%、5%、7%)与亲水聚醚多元醇混合,后超声波振荡2 h,混匀后脱水干燥,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并搅拌30 min,在60 ℃下水浴加热反应4 h。继续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反应2.5 h,加入10%的甲基膦酸二甲酯并混合30 min,冷却后得到聚氨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加入1% 三乙醇胺,搅拌 20 s 后,室温冷却固化后脱膜。
1.4 性能测试与表征
FTIR测试:测试范围为400~4 000 cm-1 。拉伸性能测试:按 GB/T 1040.1—2018 测试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磨损性能测试:按 GB/T 3960—2016 进行测试,给定冲蚀磨损的线速度为3.7 m/s,攻角为30°,采用失重法表征试样的磨损性能。TG测试:N2气氛,气体速率为20 mL/min,升温速率为10 ℃/min,升温范围为100~600 ℃。形状记忆性能测试:样品赋形阶段中先将样条放入80 ℃烘箱中加热10 min,样品弯曲呈U形并用外力固定,再将样品放入-15 ℃环境中10 min,固定样条形状,取出样条撤销外力,样条保持U形形状;形状恢复时,将U形样条置于80 ℃条件下加热,形状得以恢复。形状固定率及恢复率的计算公式:
形状固定率=固定角度/给定角度×100% (1)
形状恢复率=(固定角度-最终角度)/固定角度×100%(2)
为方便阅读,本文移除了脚注。如有需要,请参阅《理论与研究》2023年第12期 END
本站所有信息与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站中部分新闻、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会员供稿,如读者对作品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转载本站的内容,请务必注明"来源:林中祥胶粘剂技术信息网(www.adhesive-lin.com)".
©2015 南京爱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01337 | 技术支持:建站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