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打印 TPU 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
来源:塑 料
2023 年 52 卷 第 6 期
3D 打印; 热塑性聚氨酯( TPU) ; 点阵结构; 力学性能; 能量吸收
桁架式点阵结构是杆件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与组合 或者对称而成的空间结构。由于较大的表面积和可控 的孔隙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吸能能力,被 广泛应用于减振、轻量化设计等领域[1 - 2]。弹性体桁 架点阵结构具有较好的弹性、较轻的质量和较高的力 学强度,有效地改善了点阵结构中收缩率大、硬挺度 差、易变形等缺陷[3]。3D 技术是一种能够制造具有特 定功能或复杂结构零件的先进技术,其为设计和制造 更复杂的弹性体点阵结构提供了更多的思路[4 - 6]。热 塑性聚氨酯( TPU) 弹性体点阵结构的制作通常采用熔 融沉积成型技术( FDM) 、数字光处理技术( DLP) 、选 择性激光烧结( SLS) 等[7 - 11]。其中,SLS 3D 打印技术 能高效地制备复杂样件,并且,保留打印件较好的弹性 性能,其具有可使用材料种类多、打印过程中无需支撑 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 3D 打印, 特别是 TPU 弹性体精密结构的打印[12]。
TPU 材料作为一种性能介于橡胶和塑料中间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和回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医疗等领域[13 - 14]。目前,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不同工艺下 TPU 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老化和流变性能等。其中,大部分学者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 TPU 材料在 SLS 工艺下单一晶胞点阵结构的微观形貌变化、缓冲吸能特性、力学性能和 破坏机制,结果发现,点阵结构的晶胞形状、孔隙率、相对密度以及杆件参数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参数[15 - 17],而对于复杂晶胞结构的 TPU 材料点阵的研究较少。因此,文章结合 SLS 工艺下的体心立方( BCC) 、八面体桁架( OCT) 、面心立方( FCC) 3 种类型的点阵结构,通过压缩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在单轴压缩载荷下,不同孔隙率( 50% 、60% 、70% ) 的 TPU 点阵结构试样的力学性能和吸能特性。
利用 UG 软件进行点阵结构的设计,以体心立方 ( BCC) -A 类、八 面 体 桁 架 ( OCT) -B 类、面 心 立 方 ( FCC) -C 类 3 种桁架结构为晶胞单元,建立晶胞尺寸 为 10 mm( L) 的立方体晶胞单元,如图 1a 所示。通过 轻量化模块对边长为 20 mm 的立方体进行填充得到 3 种类型点阵结构,如图 1b 所示。再通过改变晶胞杆径 图 1 3 种类型的点阵结构 ( a) 单元体 ( b) 三维图 ( c) 打印试样 ( R) 得到 50% 、60% 、70% 3 种孔隙率的点阵结构。利用 SLS 3D 打印技术进行 TPU 点阵试样的制备,其打 印温度为 100 ℃、激光填充速度为 4 000 mm /s、扫描间 距为 0. 15 mm、激光功率为 40 W,制备的点阵试样如 图 1c 所示。
2.1 不同点阵结构对 TPU 材料力学性能及变形模式的影响
3 种点阵结构的压缩实验与有限元分析对比结果 如图 2 所示,其中,上图为不同孔隙率的点阵结构的压 缩试验与有限元应力 - 应变曲线图,下图为不同孔隙 率的点阵结构的压缩试验中的变形过程及有限元分析 中的变形过程。3 种点阵结构均发生 3 个阶段分别为 应力随应变线性增加的弹性变形阶段; 连杆发生大变 形的平台阶段; 连杆逐渐被压缩时的致密化阶段。
由图 2a、2b、2c 可知,A 类点阵结构的应力 - 应变 呈线性增大,其中,孔隙率为 50% 的点阵结构的平台 阶段较长( ε2 = 0. 34) ,承压能力高于其他 2 种结构。从变形模式和有限元分析中可以看出,A 类点阵在竖 直方向挤压弯曲,呈现出典型的弯曲主导型结构特征。在应变为 0 ~ 0. 6 的范围内,当孔隙率为 60% 的点阵 结构在压缩时间约为 67 s、应变 ε = 0. 35 时,试样杆件 连接处出现较大应力; 当压缩时间约为 126 s、应变为 ε = 0. 45时,试样杆件连接处的应力逐渐增大,试样逐 渐致密化。当孔隙率为 70% 时,点阵结构在压缩时间 约为 33 s、应变 ε = 0. 35 时,试样出现较大应力; 当压 缩时间约为 134 s、应变为 ε = 0. 45 时,试样杆件连接 处的应力集中更明显,试样逐渐密化。虽然此时试样的应力集中和形变较大,但是,由于 TPU 材料具有高 弹性,试样并未发生断裂破坏。
由图 2d、2e、2f 可知,B 类点阵结构在线弹性阶段 应力呈线性增大,应力 - 应变曲线为波浪式的曲线,直至应力达到第一个峰值后进入平台阶段,此时,应力 - 应变曲线出现不同程度的波折。对于孔隙率为 60% 的点阵结构而言,当应力达到第一个峰值,试样的上层 出现弯曲,当压缩时间约为 75 s、应变为 ε = 0. 45 时, 应力 - 应变曲线出现不同程度的波折,此时,试样上层 杆件出现较大的应力,弯曲更严重。而当孔隙率为 70% 时,点阵结构的上下层同时出现变形塌陷,当应力 上升到第一个峰值后突然下降,出现应力软化现象,此 时试样的晶胞壁受轴向力作用,点阵结构通过杆件的 拉压抵抗外载荷和变形。然后,在塑性平台阶段应力 - 应变曲线出现不同程度的波折情况,应力曲线出现 多平台区,因此,应力 - 应变曲线为波浪式曲线。从变 形模式和有限元分析中可以看出,孔隙率为 60% 、 70% 的点阵结构,当压缩时间分别约为 45 s 和 40 s,应 变在 ε = 0. 35 时开始形变。试样杆件连接处出现较大 的应力,对角线上的杆件往两侧拉长弯曲,从上层开始 大形变,试样出现局部坍塌,呈现出拉伸和弯曲为主导 型结构特征,这导致此类点阵结构抗压能力降低。
由图 2g、2h、2i 可知,C 类点阵结构在线弹性阶段 应力呈线性增大,其中,孔隙率为 70% 时的点阵应力 达到第一个峰值后下降,之后再也没有达到第一个峰 值,应力 - 应变曲线出现不同程度的波折,平台阶段较 长( ε3 = 0. 517) 。从变形模式和有限元分析中可以看 出,C 类点阵结构对角线上的杆件向四边拉长,外侧四 边的杆上下层同时出现对称变形,产生弯曲塌陷。当 压缩时间约为 33 s、应变 ε = 0. 35 时,孔隙率为 70% 的 点阵结构试样的上、下和外侧支撑杆已经开始形变,应 力集中出现在外侧支撑杆上。
综上所述,根据应力 - 应变曲线中可知,3 种点阵 结构的应力 - 应变曲线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在结构上 组成点阵结构的单元类型不同。变形模式上,A 类点 阵结构是弯曲主导型结构特征,因此,应力 - 应变曲线 相对平稳。B 类点阵结构是拉伸和弯曲为主导型结构 特征,因此,应力 - 应变曲线为波浪式曲线。C 类点阵 结构是拉伸主导型结构特征,此类结构的支撑杆数目 与其他 2 种结构的支撑杆数目相比较多且受压是从外 部和上下对称式破坏,其应力 - 应变曲线比 B 类结构 光滑。
对每组压缩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孔隙率 的点阵结构的抗压强度,其结果如表 1 所示,由表 1 可 知,TPU 点阵材料的力学性能受晶胞结构和孔隙率的 影响较大。其中,C 类点阵结构的抗压强度最大,其值为( 19. 04 ± 0. 70) MPa,与其他 2 种结构相比,分别高 于 13. 26 MPa( A 类) 和 5. 55 MPa( B 类) ,这是由于, 其支撑杆数目比其他 2 种多,与另外 2 种结构相比,组 成该结构的晶胞单元包含有三角形和正方形 2 种结 构,这 2 种结构有较强的稳定性。由于具有长平台应 变,小波动和高致密化应力 - 应变的点阵结构的力学 性能更好,有利于缓冲吸能,因此,对比 3 种点阵结构 在塑性平台区的应力 - 应变参数,其结果如表 1 所示, 其中,C 类点阵结构的平台应力最高,其值为 17. 71 MPa,且平台区间较长。
2.2 不同点阵结构对 TPU 材料吸能特性的影响
点阵结构的单位体积、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和理 想吸能效率,计算如式( 1) 、( 2) 、( 3) 所示[18 - 20]。
式中: εd 为结构密实前的最大应变; ρ * 为多孔点阵结 构的相对密度; σε 为结构在应力应变曲线中试样到密 实阶段前应变 εd 对应的应力。
3 种点阵结构的应变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如图 3 所示。由图可知,随着应变的增加,点阵结构吸收的能量逐渐增大,应变与能量表现出正相关。这是由于,在压缩过程中,点阵结构的杆件发生塑性弯曲并围绕塑性铰产生旋转,使结构具有一定的吸能能力,直到结构密实。其中,与 A、C 点阵结构相比,B 类点阵结构的能量吸收能力较好,这是由于,其具有较大的塑性平台面积,其平台应变区间约为 0. 23 ~ 0. 56。塑性面积越大,能量吸收能力越大。当应变较小时,该结构吸收的能量较小,但是,随着杆件形变量的增大,吸收的能量逐渐增大,其值可达 56. 35% 。
本站所有信息与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站中部分新闻、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会员供稿,如读者对作品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转载本站的内容,请务必注明"来源:林中祥胶粘剂技术信息网(www.adhesive-lin.com)".
©2015 南京爱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01337 | 技术支持:建站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