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群:417857029

期刊专利论文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 MDI 型聚氨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来源:互联网2023年12月28日

阅读次数:

 

来源:塑 料
 
2023 年52卷 第4期
 
摘要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软段,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异氰酸酯组分,分别以 1, 4 - 丁二醇(BDO)、二乙二醇(DEG) 和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 HQEE) 为扩链剂,合成了 3 种聚氨酯( PU) 试样,即 BPU、DPU 和 HPU。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FTIR)、力学测试仪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旋转流变仪、维卡软化点测试仪和热重分析仪对 3 种试样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HPU 的 微相分离程度和结晶程度最高,其邵 A 硬度和撕裂强度最大,分别为 94. 4 HA 和 118. 3 N/ mm;BPU 的微相分离程 度和结晶程度居中,其 100% 定伸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弹性最大。HPU 的耐热变形性能最优,其维卡 软化温度可达 165. 6 ℃ 。含有醚氧键的扩链剂(DEG)减弱了 PU 的微相分离,并且,热稳定性下降,而含有苯环的 扩链剂(HQEE)能促进 PU 的微相分离,并提升热稳定性。

关键词
扩链剂;聚氨酯;1,4-丁二醇;二乙二醇;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
引言

聚氨酯(PU)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单元氨基甲 酸酯基的一类嵌段共聚物,由于内部软段和硬段间存 在独特的微相分离结构[1 - 3] ,PU 具有优异的力学性 能、耐磨性和耐溶剂性,被广泛应用于矿山、交通和建 筑等领域[4 - 7] 。扩链剂是 PU 硬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通过改变 PU 的微相分离,对 PU 的性能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8 - 9] 。目前,常用的扩链剂有 2 类,分别为二元 胺及二元醇,其中,二元醇扩链剂主要是结合 4,4′ - 二 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体系的预聚体进行扩链。许召赞等[10] 以聚氧化丙烯多元醇(PPG)、MDI 和 1,4 - 丁二醇(BDO) 为原料,制备了含微交联结构的 PU 弹性体,结果表明,多官能度的多元醇有利于提高弹性 体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王海瑞等[11] 以聚四亚甲 基醚二醇(PTMG)和 MDI 为原料,采用不同碳原子数 的脂肪族二醇作扩链剂制备了 5 种 PU 弹性体,重点研究了不同碳原子数对 PU 弹性体氢键化程度、热性 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赵雨花等[12] 以对苯二酚二羟 乙基醚(HQEE)为扩链剂,采用半预聚体法合成了系 列浇注型 PU 弹性体,研究了 HQEE 比例和多元醇结 构对弹性体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但是,上述研究中通常采用单一类型的扩链剂制备 PU 试样,通过不同类型(脂肪族、芳香族)扩链剂制备 PU 并进行对比的报道仍较少。文章分别以脂肪族 BDO、 二乙二 醇 ( DEG) 和 芳 香 族 对 苯 二 酚 二 羟 乙 基 醚 (HQEE)作扩链剂,对 PTMG/ MDI 体系的预聚体进行 扩链,合成 3 种 PU 试样,从微相分离的角度研究扩链 剂结构对 PU 试样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数均分子量为 2 000 g / mol,工业级,陶氏化学有限公司;
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分析纯,烟 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1,4 - 丁二醇(BDO):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 工研究所;
二乙二醇(DEG):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 研究所;
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HQEE):工业级,苏州湘园 特种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真空干燥箱:DZF⁃2001,上海浦东科学仪器有限 公司;
平板硫化仪:BP⁃8170⁃A⁃20T,东莞市宝品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TENSOR27,德国布鲁克公司;
邵A硬度计:GS⁃701N,东莞高铁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橡胶冲击弹性试验机:DG⁃7012⁃MDH,东莞高铁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拉力试验机:GOTECH AI⁃7000M,东莞高铁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维卡软化点测试仪:HDT / V,承德市金建检测仪 器有限公司;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JSM⁃7200F,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旋转流变仪:ARES⁃G2,美国 TA 仪器公司; 
热重分析仪:Q800,美国 TA 仪器公司。
 
1.3 样品制备

PU 的原料配方如表 1 所示。合成路线如图 1 所 示。取 70. 0 g 脱水后的 PTMG 加入三口瓶中,加热至 85 ℃ ,然后,加入 31. 4 g 的 MDI,搅拌反应至体系中异 氰酸酯基含量达到理论值(7. 5% )时,停止反应,得到预聚体。在预聚体中加入计量的扩链剂(扩链系数为 0. 95),快速搅拌至黏稠状,倒入不锈钢托盘,在 100 ℃ 的干燥箱中熟化 12 h。最后,将试样在 190 ℃ 的平板 硫化机上进行热压成型,将得到的样片在室温下放置 7 d 后进行测试性能。扩链剂 BDO、DEG 和 HQEE 对 应的 PU 分别记作 BPU、DPU 和 HPU。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FTIR测试:通过红外光谱仪对 PU 试样进行测试,模式为全反射,波数范围为 4 000 ~ 600 cm - 1 ,分辨率为 4 cm - 1 。
 
力学性能测试:按照 GB / T 531. 1—2008 用硬度 计测试硬度;按照 GB / T 528—2009 用拉力试验机测 试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定伸应力等,拉伸速度 500 mm / min;按照 GB / T 529—2008 测试撕裂强度;按照 GB / T 1681—2008 测试冲击弹性。
 
SEM 测试:对 PU 试样的表面进行喷金处理后,设 置加速电压为 5 kV, 放大倍数分别为 2 000 倍和 10 000倍,进行观察。
 
DSC 测试:使用量热仪进行测试,在 N2 环境下,先 从室温快速降至 -70 ℃,保持3 min,然后,以10 ℃ / min 的速率升温至 220 ℃ ,取升温曲线作图。
 
动态流变测试:使用旋转流变仪对试样进行温度 扫描测试,应变为 1% ,频率为 6. 28rad / s,温度范围为 - 80 ~ 220 ℃ 。
 
维卡软化点测试:采用维卡软化点测定仪按照GB /T1633—2000进行测试,升温速率为120 ℃/h。 
 
热稳定性能测试:使用热重分析仪进行测试,测试范围为40 ~ 600 ℃ ,升温速率为 10 ℃ / min,N2 气氛。
 
2 结果与讨论
 

2.1 FTIR 分析

图 2 为 3 种 PU 的 FTIR 图。从图 2 中可以看出,3 种 PU 试样的谱线上约 2 260 cm - 1处,均没有出现异氰 酸酯基的特征吸收峰,这表明,体系中的异氰酸酯基已 经完全反应[13] ;3 条谱线在约 3 309 cm - 1处均出现特 征吸收峰,对应于氨基甲酸酯基中的亚氨基的伸缩振 动,而位于更高波数的、对应于 PTMG 和扩链剂中羟基 的特征吸收峰(约 3 480 cm - 1处)均没有出现,这表明, 羟基已全部反应,体系中生成了氨基甲酸酯基。3 条 谱线在 2 850 ~ 2 936 cm - 1处出现的特征吸收峰,对应 于 PU 试样中亚甲基的伸缩振动峰;另外,在 1 700 ~ 1 730 cm - 1处的羰基特征吸收峰、1 529 cm - 1处的亚氨 基弯曲振动峰表明,PU 试样成功制备。

 

 

2.2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MDI 型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 

表 2 为 3 种 PU 的力学性能。从表 1 中可以看出, 3 种 PU 的密度差异较小;与 DPU 和 HPU 相比,BPU的 100% 定伸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弹性 均明显提高,这是由于,DEG 结构中含有醚键,柔性较 高,DPU 中硬段间的聚集程度下降,微相分离程度最 小,上 述 指 标 最 低;BDO 与 DEG 的 链 长 度 相 比 更 短[14] 、结构更规整,与 MDI 结合形成的硬段更短,硬段 间的氢键密度更高、更容易发生聚集[15] ,导致 BPU 内 部软硬段间的微相分离程度较高;而 HQEE 结构中含 有刚性苯环结构,与 MDI 形成的硬段刚性最强,硬段 的结晶能力最高,硬段和软段间容易发生微相分离,因 此,HPU 的微相分离程度最大,硬段相充当物理交联 点时的增强作用太高,使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比 BPU 低。另外,与 BPU 和 DPU 相比,HPU 的邵 A 硬度 和撕裂强度明显提高,这是由于,HPU 中含有的刚性 苯环数量最多,内聚能密度最大,对穿刺和缺口撕裂的 敏感程度最低,因此,硬度和撕裂强度最高。

 

 

2.3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MDI 型聚氨酯微观形貌的影响

图 3 为 3 种 PU 的 SEM 图。其中,3a、3c 和 3e 分 别为 BPU、DPU 和 HPU 放大 2 000 倍的 SEM 图;3b、3d 和 3f 分别为 BPU、DPU 和 HPU 放大 10 000 倍的 SEM 图。从图中可以看出,3 种 PU 试样的表面凹凸不平, 具有明显的微相分离现象,其中,BPU 和 DPU 的表面 有凸起的球状结构,这是由硬段相造成的[16 - 17] ,球状 结构直径分别约为 2、1 μm,这表明,BPU 的硬段相尺 寸更大,微相分离程度更高;而 HPU 表面的凸起不规 整,硬段相尺寸大于 2 μm,微相分离程度最高。 

 

 

2.4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MDI 型聚氨酯结晶性能的影响

图 4 为 3 种 PU 的 DSC 升温曲线。从图 4 中可以 看出,3 种 PU 中软段相(PTMG - 2000)的玻璃化转变 均没有出现,这是由于,PTMG - 2000 的玻璃化转变温 度(Tg)约为 - 80 ℃ ,低于测试温度。3 种 PU 均出现 了软段熔融温度(Tms),分别为 5. 2、9. 9 和 1. 6 ℃ ,这是由于,HPU 具有最高的微相分离程度,软段相的纯度最高,因此,对应的 Tms最低;DPU 的微相分离程度最低,软段相混入了大量的硬段,对应的 Tms最高;而BPU 的微相分离程度适中,Tms也居中。另外,BPU 和 HPU 均出现了明显的结晶熔融峰,对应硬段的熔融, 硬段熔融温度(Tmh )分别为 185. 3 和 202. 6 ℃ ,两者内 部均具有结晶结构,并且,HPU 的硬段结晶程度更高, 这是由于,BPU 和 HPU 对应的扩链剂 BDO 和 HQEE 结构规整,与 MDI 形成硬段时具有结晶能力,而且含 苯环结构的 HQEE 赋予了 HPU 更强的硬段结晶能 力[18] ;而 DPU 仅在162. 9 ℃处出现一个较弱的吸热转 变,这是由于,硬段相中存在短程有序结构。 

 

 

2.5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MDI 型聚氨酯流变性能的影响 

图 5 为 3 种 PU 的温度扫描曲线。从图 5a 中可以 看出,3 种 PU 的储能模量(G′)在低温区均出现平台, 在平台区内,G′缓慢下降,G′的值由小到大排列为 DPU < BPU < HPU,这与 3 种 PU 内部的结晶程度相关;平 台区后,G′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由于硬段分子 链被活化,G′⁃T 曲线上出现明显的转变,转变温度分 别为 61. 1、128. 3 和 180. 9 ℃ ,这对应于 3 种 PU 的硬 段玻璃化转变温度(Tgh )。图 5b 为损耗因子(tanδ)与 温度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同一温度下, tanδ 的大小顺序为 DPU > BPU > HPU,这是由于,DPU 内部的微相分离程度最低,分子链的束缚最小,运动能 力最强,因此,DPU 的黏性最高,弹性最低,tanδ 最大, HPU 则正好相反;当温度大于 Tgh后,tanδ 均迅速增大。 

 

 

2.6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MDI 型聚氨酯耐热变形性能的影响 

PU 的 耐 热 变 形 性 能 通 常 用 维 卡 软 化 温 度 表 示[19] 。图 6 为 3 种 PU 的维卡软化温度曲线。从图 6 中可以看出,3 种 PU 的维卡软化温度分别为 53. 1、 98. 0 和 165. 6 ℃ ,这表明,在 3 种 PU 中,HPU 具有最 高的耐热变形性能,BPU 次之,DPU 的耐热变形性能 最低;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与内部结晶情况密切相关,由于 HPU 对应的扩链剂为含有苯环的 HQEE,形成的 硬段 MDI⁃HQEE 结晶性较好,使 HPU 的结晶程度最 高,BPU 的结晶程度次之,DPU 的结晶程度最低。

 

 

2.7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MDI 型聚氨酯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3 种 PU 的热稳定性曲线如图 7 所示。从图 7a 中 可以 看 出, 3 种 PU 的 初 始 分 解 温 度 ( T0 ) 分 别 为 299. 4、286. 0 和 299. 0 ℃ ,与 BPU 和 HPU 相比,DPU 的 T0 最低,这是由于,DPU 的微相分离程度最小,硬段 间的氢键作用最弱,因此,DPU 的热稳定性最差,而 HPU 的扩链剂 HQEE 中含有结构稳定的苯环,减缓了 HPU 在 420 ~ 480 ℃ 之间的热分解速率,热稳定性得 到提升。从图 7b 中可以看出,DTG 曲线上均出现 2 个 峰,这表明,3 种 PU 的热分解过程分为 2 个热分解阶 段,分别对应硬段和软段的热分解[20] ,其中,硬段最大分解速率对应的温度(Tdh,max)分别为 316. 6、311. 1 和 317. 0 ℃ ,这也与硬段的聚集程度有关。

 

 

 

3 结论

 

以 PTMG、MDI 为原料,分别采用 BDO、DEG 和 HQEE 作扩链剂,制备了 3 种 PU 试样,对 3 种 PU 的结 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在 3 种 PU 中,BPU 的 100% 定伸模量、拉伸强 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弹性均最高,分别为 6. 9 MPa、 34. 0 MPa、606% 和 64% ;HPU 具有最高的邵 A 硬度和 撕裂强度,分别为 94. 4 HA 和 118. 3 N/ mm。 

 

(2)3 种 PU 的微相分离程度和结晶程度由大到 小顺序为 HPU > BPU > DPU。 

 

(3)HPU 具有最优的耐热变形性能,维卡软化温 度为 165. 6 ℃ ;由于扩链剂中含有醚氧键,PU 的热稳 定性下降,而苯环结构能提升 PU 的热稳定性。

 

 

 
 

为方便阅读,本文移除了脚注。如有需要,请参阅《塑 料2023 年 52 卷 第 3 期 END

来源:塑 料
 
2023 年52卷 第4期
 
摘要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软段,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异氰酸酯组分,分别以 1, 4 - 丁二醇(BDO)、二乙二醇(DEG) 和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 HQEE) 为扩链剂,合成了 3 种聚氨酯( PU) 试样,即 BPU、DPU 和 HPU。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FTIR)、力学测试仪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旋转流变仪、维卡软化点测试仪和热重分析仪对 3 种试样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HPU 的 微相分离程度和结晶程度最高,其邵 A 硬度和撕裂强度最大,分别为 94. 4 HA 和 118. 3 N/ mm;BPU 的微相分离程 度和结晶程度居中,其 100% 定伸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弹性最大。HPU 的耐热变形性能最优,其维卡 软化温度可达 165. 6 ℃ 。含有醚氧键的扩链剂(DEG)减弱了 PU 的微相分离,并且,热稳定性下降,而含有苯环的 扩链剂(HQEE)能促进 PU 的微相分离,并提升热稳定性。

关键词
扩链剂;聚氨酯;1,4-丁二醇;二乙二醇;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
引言

聚氨酯(PU)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单元氨基甲 酸酯基的一类嵌段共聚物,由于内部软段和硬段间存 在独特的微相分离结构[1 - 3] ,PU 具有优异的力学性 能、耐磨性和耐溶剂性,被广泛应用于矿山、交通和建 筑等领域[4 - 7] 。扩链剂是 PU 硬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通过改变 PU 的微相分离,对 PU 的性能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8 - 9] 。目前,常用的扩链剂有 2 类,分别为二元 胺及二元醇,其中,二元醇扩链剂主要是结合 4,4′ - 二 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体系的预聚体进行扩链。许召赞等[10] 以聚氧化丙烯多元醇(PPG)、MDI 和 1,4 - 丁二醇(BDO) 为原料,制备了含微交联结构的 PU 弹性体,结果表明,多官能度的多元醇有利于提高弹性 体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王海瑞等[11] 以聚四亚甲 基醚二醇(PTMG)和 MDI 为原料,采用不同碳原子数 的脂肪族二醇作扩链剂制备了 5 种 PU 弹性体,重点研究了不同碳原子数对 PU 弹性体氢键化程度、热性 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赵雨花等[12] 以对苯二酚二羟 乙基醚(HQEE)为扩链剂,采用半预聚体法合成了系 列浇注型 PU 弹性体,研究了 HQEE 比例和多元醇结 构对弹性体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但是,上述研究中通常采用单一类型的扩链剂制备 PU 试样,通过不同类型(脂肪族、芳香族)扩链剂制备 PU 并进行对比的报道仍较少。文章分别以脂肪族 BDO、 二乙二 醇 ( DEG) 和 芳 香 族 对 苯 二 酚 二 羟 乙 基 醚 (HQEE)作扩链剂,对 PTMG/ MDI 体系的预聚体进行 扩链,合成 3 种 PU 试样,从微相分离的角度研究扩链 剂结构对 PU 试样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数均分子量为 2 000 g / mol,工业级,陶氏化学有限公司;
4,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分析纯,烟 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1,4 - 丁二醇(BDO):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 工研究所;
二乙二醇(DEG):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 研究所;
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HQEE):工业级,苏州湘园 特种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真空干燥箱:DZF⁃2001,上海浦东科学仪器有限 公司;
平板硫化仪:BP⁃8170⁃A⁃20T,东莞市宝品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TENSOR27,德国布鲁克公司;
邵A硬度计:GS⁃701N,东莞高铁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橡胶冲击弹性试验机:DG⁃7012⁃MDH,东莞高铁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拉力试验机:GOTECH AI⁃7000M,东莞高铁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维卡软化点测试仪:HDT / V,承德市金建检测仪 器有限公司;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JSM⁃7200F,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旋转流变仪:ARES⁃G2,美国 TA 仪器公司; 
热重分析仪:Q800,美国 TA 仪器公司。
 
1.3 样品制备
PU 的原料配方如表 1 所示。合成路线如图 1 所 示。取 70. 0 g 脱水后的 PTMG 加入三口瓶中,加热至 85 ℃ ,然后,加入 31. 4 g 的 MDI,搅拌反应至体系中异 氰酸酯基含量达到理论值(7. 5% )时,停止反应,得到预聚体。在预聚体中加入计量的扩链剂(扩链系数为 0. 95),快速搅拌至黏稠状,倒入不锈钢托盘,在 100 ℃ 的干燥箱中熟化 12 h。最后,将试样在 190 ℃ 的平板 硫化机上进行热压成型,将得到的样片在室温下放置 7 d 后进行测试性能。扩链剂 BDO、DEG 和 HQEE 对 应的 PU 分别记作 BPU、DPU 和 HPU。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 MDI 型聚氨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 MDI 型聚氨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FTIR测试:通过红外光谱仪对 PU 试样进行测试,模式为全反射,波数范围为 4 000 ~ 600 cm - 1 ,分辨率为 4 cm - 1 。
 
力学性能测试:按照 GB / T 531. 1—2008 用硬度 计测试硬度;按照 GB / T 528—2009 用拉力试验机测 试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定伸应力等,拉伸速度 500 mm / min;按照 GB / T 529—2008 测试撕裂强度;按照 GB / T 1681—2008 测试冲击弹性。
 
SEM 测试:对 PU 试样的表面进行喷金处理后,设 置加速电压为 5 kV, 放大倍数分别为 2 000 倍和 10 000倍,进行观察。
 
DSC 测试:使用量热仪进行测试,在 N2 环境下,先 从室温快速降至 -70 ℃,保持3 min,然后,以10 ℃ / min 的速率升温至 220 ℃ ,取升温曲线作图。
 
动态流变测试:使用旋转流变仪对试样进行温度 扫描测试,应变为 1% ,频率为 6. 28rad / s,温度范围为 - 80 ~ 220 ℃ 。
 
维卡软化点测试:采用维卡软化点测定仪按照GB /T1633—2000进行测试,升温速率为120 ℃/h。 
 
热稳定性能测试:使用热重分析仪进行测试,测试范围为40 ~ 600 ℃ ,升温速率为 10 ℃ / min,N2 气氛。
 
2 结果与讨论
 

2.1 FTIR 分析

图 2 为 3 种 PU 的 FTIR 图。从图 2 中可以看出,3 种 PU 试样的谱线上约 2 260 cm - 1处,均没有出现异氰 酸酯基的特征吸收峰,这表明,体系中的异氰酸酯基已 经完全反应[13] ;3 条谱线在约 3 309 cm - 1处均出现特 征吸收峰,对应于氨基甲酸酯基中的亚氨基的伸缩振 动,而位于更高波数的、对应于 PTMG 和扩链剂中羟基 的特征吸收峰(约 3 480 cm - 1处)均没有出现,这表明, 羟基已全部反应,体系中生成了氨基甲酸酯基。3 条 谱线在 2 850 ~ 2 936 cm - 1处出现的特征吸收峰,对应 于 PU 试样中亚甲基的伸缩振动峰;另外,在 1 700 ~ 1 730 cm - 1处的羰基特征吸收峰、1 529 cm - 1处的亚氨 基弯曲振动峰表明,PU 试样成功制备。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 MDI 型聚氨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2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MDI 型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 

表 2 为 3 种 PU 的力学性能。从表 1 中可以看出, 3 种 PU 的密度差异较小;与 DPU 和 HPU 相比,BPU的 100% 定伸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弹性 均明显提高,这是由于,DEG 结构中含有醚键,柔性较 高,DPU 中硬段间的聚集程度下降,微相分离程度最 小,上 述 指 标 最 低;BDO 与 DEG 的 链 长 度 相 比 更 短[14] 、结构更规整,与 MDI 结合形成的硬段更短,硬段 间的氢键密度更高、更容易发生聚集[15] ,导致 BPU 内 部软硬段间的微相分离程度较高;而 HQEE 结构中含 有刚性苯环结构,与 MDI 形成的硬段刚性最强,硬段 的结晶能力最高,硬段和软段间容易发生微相分离,因 此,HPU 的微相分离程度最大,硬段相充当物理交联 点时的增强作用太高,使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比 BPU 低。另外,与 BPU 和 DPU 相比,HPU 的邵 A 硬度 和撕裂强度明显提高,这是由于,HPU 中含有的刚性 苯环数量最多,内聚能密度最大,对穿刺和缺口撕裂的 敏感程度最低,因此,硬度和撕裂强度最高。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 MDI 型聚氨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3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MDI 型聚氨酯微观形貌的影响

图 3 为 3 种 PU 的 SEM 图。其中,3a、3c 和 3e 分 别为 BPU、DPU 和 HPU 放大 2 000 倍的 SEM 图;3b、3d 和 3f 分别为 BPU、DPU 和 HPU 放大 10 000 倍的 SEM 图。从图中可以看出,3 种 PU 试样的表面凹凸不平, 具有明显的微相分离现象,其中,BPU 和 DPU 的表面 有凸起的球状结构,这是由硬段相造成的[16 - 17] ,球状 结构直径分别约为 2、1 μm,这表明,BPU 的硬段相尺 寸更大,微相分离程度更高;而 HPU 表面的凸起不规 整,硬段相尺寸大于 2 μm,微相分离程度最高。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 MDI 型聚氨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4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MDI 型聚氨酯结晶性能的影响

图 4 为 3 种 PU 的 DSC 升温曲线。从图 4 中可以 看出,3 种 PU 中软段相(PTMG - 2000)的玻璃化转变 均没有出现,这是由于,PTMG - 2000 的玻璃化转变温 度(Tg)约为 - 80 ℃ ,低于测试温度。3 种 PU 均出现 了软段熔融温度(Tms),分别为 5. 2、9. 9 和 1. 6 ℃ ,这是由于,HPU 具有最高的微相分离程度,软段相的纯度最高,因此,对应的 Tms最低;DPU 的微相分离程度最低,软段相混入了大量的硬段,对应的 Tms最高;而BPU 的微相分离程度适中,Tms也居中。另外,BPU 和 HPU 均出现了明显的结晶熔融峰,对应硬段的熔融, 硬段熔融温度(Tmh )分别为 185. 3 和 202. 6 ℃ ,两者内 部均具有结晶结构,并且,HPU 的硬段结晶程度更高, 这是由于,BPU 和 HPU 对应的扩链剂 BDO 和 HQEE 结构规整,与 MDI 形成硬段时具有结晶能力,而且含 苯环结构的 HQEE 赋予了 HPU 更强的硬段结晶能 力[18] ;而 DPU 仅在162. 9 ℃处出现一个较弱的吸热转 变,这是由于,硬段相中存在短程有序结构。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 MDI 型聚氨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5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MDI 型聚氨酯流变性能的影响 

图 5 为 3 种 PU 的温度扫描曲线。从图 5a 中可以 看出,3 种 PU 的储能模量(G′)在低温区均出现平台, 在平台区内,G′缓慢下降,G′的值由小到大排列为 DPU < BPU < HPU,这与 3 种 PU 内部的结晶程度相关;平 台区后,G′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由于硬段分子 链被活化,G′⁃T 曲线上出现明显的转变,转变温度分 别为 61. 1、128. 3 和 180. 9 ℃ ,这对应于 3 种 PU 的硬 段玻璃化转变温度(Tgh )。图 5b 为损耗因子(tanδ)与 温度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同一温度下, tanδ 的大小顺序为 DPU > BPU > HPU,这是由于,DPU 内部的微相分离程度最低,分子链的束缚最小,运动能 力最强,因此,DPU 的黏性最高,弹性最低,tanδ 最大, HPU 则正好相反;当温度大于 Tgh后,tanδ 均迅速增大。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 MDI 型聚氨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6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MDI 型聚氨酯耐热变形性能的影响 

PU 的 耐 热 变 形 性 能 通 常 用 维 卡 软 化 温 度 表 示[19] 。图 6 为 3 种 PU 的维卡软化温度曲线。从图 6 中可以看出,3 种 PU 的维卡软化温度分别为 53. 1、 98. 0 和 165. 6 ℃ ,这表明,在 3 种 PU 中,HPU 具有最 高的耐热变形性能,BPU 次之,DPU 的耐热变形性能 最低;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与内部结晶情况密切相关,由于 HPU 对应的扩链剂为含有苯环的 HQEE,形成的 硬段 MDI⁃HQEE 结晶性较好,使 HPU 的结晶程度最 高,BPU 的结晶程度次之,DPU 的结晶程度最低。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 MDI 型聚氨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7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MDI 型聚氨酯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3 种 PU 的热稳定性曲线如图 7 所示。从图 7a 中 可以 看 出, 3 种 PU 的 初 始 分 解 温 度 ( T0 ) 分 别 为 299. 4、286. 0 和 299. 0 ℃ ,与 BPU 和 HPU 相比,DPU 的 T0 最低,这是由于,DPU 的微相分离程度最小,硬段 间的氢键作用最弱,因此,DPU 的热稳定性最差,而 HPU 的扩链剂 HQEE 中含有结构稳定的苯环,减缓了 HPU 在 420 ~ 480 ℃ 之间的热分解速率,热稳定性得 到提升。从图 7b 中可以看出,DTG 曲线上均出现 2 个 峰,这表明,3 种 PU 的热分解过程分为 2 个热分解阶 段,分别对应硬段和软段的热分解[20] ,其中,硬段最大分解速率对应的温度(Tdh,max)分别为 316. 6、311. 1 和 317. 0 ℃ ,这也与硬段的聚集程度有关。

 
扩链剂结构对 PTMG / MDI 型聚氨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 结论

 

以 PTMG、MDI 为原料,分别采用 BDO、DEG 和 HQEE 作扩链剂,制备了 3 种 PU 试样,对 3 种 PU 的结 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在 3 种 PU 中,BPU 的 100% 定伸模量、拉伸强 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弹性均最高,分别为 6. 9 MPa、 34. 0 MPa、606% 和 64% ;HPU 具有最高的邵 A 硬度和 撕裂强度,分别为 94. 4 HA 和 118. 3 N/ mm。 

 

(2)3 种 PU 的微相分离程度和结晶程度由大到 小顺序为 HPU > BPU > DPU。 

 

(3)HPU 具有最优的耐热变形性能,维卡软化温 度为 165. 6 ℃ ;由于扩链剂中含有醚氧键,PU 的热稳 定性下降,而苯环结构能提升 PU 的热稳定性。

 

 

 
 

为方便阅读,本文移除了脚注。如有需要,请参阅《塑 料2023 年 52 卷 第 3 期 END

  • 标签:
相关阅读

本站所有信息与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站中部分新闻、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会员供稿,如读者对作品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转载本站的内容,请务必注明"来源:林中祥胶粘剂技术信息网(www.adhesive-lin.com)".

网友评论

©2015 南京爱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01337 | 技术支持:建站100

客服

客服
电话

1

手机:18114925746

客服
邮箱

565052751@qq.com

若您需要帮助,您也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发送邮箱

扫二
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