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膜用耐高温型聚氨酯压敏胶的制备及其应用
来源:涂层与防护
2023 年 9 月第 44 卷第 9 期
以异佛尔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改性有机硅二元醇(AFCONA-3285)、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 (相对分子质量 2000)、聚己内酯三元醇(相对分子质量 2000)为单体,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了一种羟基 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 RG-6(A 组分);以异氰酸酯多聚体为固化剂(B 组分),JL-WT1 为抗静电剂,制成了一种 耐高温型双组分聚氨酯压敏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定 RG-6 的相对分子质量,FT-IR 对 RG-6 进行 了结构表征。主要讨论了聚氨酯预聚体中不同的 AFCONA-3285 的用量、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和聚己 内酯三元醇不同的物质的量比、胶黏剂的不同的固化温度、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和抗静电剂的用量等对耐 高温型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AFCONA-3285 的用量为 1.2%、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 醇和聚己内酯三元醇的物质的量比为 0.7∶1、固化温度为 125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用量为 0.09%、抗静 电剂用量为 1.1%时,耐高温型聚氨酯胶黏剂的综合性能最优。
表面保护膜就是一类用来保护材料的表面不被 损坏的粘贴薄膜,其构成包括基材与压敏胶,需要有一定的惰性、粘接性、稳定性和实用性等特点[1-3] 。表 面保护膜的市场需求量巨大,发展前景良好[4] ,为了防止显示器的触控面板、照相机的透镜部分和电子装 置等在加工、组装、检查、输送等时在其表面上产生缺 陷,需要在其表面附一层保护膜,特别是在高温烘烤这一环节,对压敏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些年,国内的专家学者对保护膜用压敏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何敏[5] 等以丙烯酸酯为原料,通过改进的溶液聚合工艺,研制出的表面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能通过 100 ℃、24 h 耐热性测试。张少云[6] 等 以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 丙烯酸和丙烯酸-2-羟乙酯为交联单体,V-20S 为阴 离子乳化剂和 A-6830 为非离子乳化剂,合成了表面保护膜用丙烯酸酯 PSA 压敏胶。文中未提及保护膜的耐高温性。乔冠龙[7] 等以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和醋酸乙烯酯为共聚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用于保护膜的压敏胶乳液,文中并未对保护膜的耐高温性作研究。在我国,保护膜普遍存在着耐温性差、有残胶、有暗影等问题。所以,目前亟需一款耐温性能好、不残胶、无暗影的保护膜。
本研究制备的耐高温型双组分聚氨酯压敏胶能够克服以上的问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不残胶、不转移 、抗静电性等优点。文中主要通过调控 AFCONA-3285 的用量、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和聚己内酯三元醇的物质的量比、固化温度、催化剂用量和抗静电剂的用量等对耐高温型双组分聚氨酯压敏胶的性能进行研究。利用 FT-IR 对 RG-6 进行表征,并且将本文制备的聚氨酯压敏胶与市售胶的性能 进行了对比。
本站所有信息与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站中部分新闻、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会员供稿,如读者对作品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025-85303363 QQ:2402955403。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转载本站的内容,请务必注明"来源:林中祥胶粘剂技术信息网(www.adhesive-lin.com)".
©2015 南京爱德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01337 | 技术支持:建站100